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故事,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,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。
故事介绍
它讲述的是一个在圣诞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。因为没有卖掉一根火柴,小女孩一天没有吃东西。她又冷又饿,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,看见了喷香的烤鹅;她擦亮第二根火柴,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;她擦亮了第三根火柴,看见了久违的外婆,她想让外婆留在自己身边,擦亮了一整把火柴。然而当火柴熄灭的时候,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,小女孩就是这样在圣诞之夜悲惨地死去,没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。
作者简介
汉斯·克里斯蒂安·安徒生(1805-1875)是一个将民间传说、道德说教和幽默诙谐与他自己的非凡想象力结合起来的丹麦作家,他创作的童话故事不仅对儿童而且对成年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。他出生在Odense城的贫民窟。他的父亲是一名鞋匠,但受过良好的教育。
1837年印刷的第三卷童话故事包括了《美人鱼》(The Little Mermaid)和《皇帝的新装》(The Emperor's New Clothes)。安徒生其它著名的童话故事有《丑小鸭》、《打火匣》(The Tinderbox)、《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》(LittleClausand Big Claus)、《豌豆公主》、《白雪公主》(The Snow Queen)、《夜莺》(The Nightingale)、《坚定的锡兵》(The Steadfast Tin Soldier)
作品主题
真实是文学作品感人的生命力,任何虚假的演示和一切虚伪的夸张都不足以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,安徒生在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中对这个可怜小女孩不幸命运描写的同时,也对这个孩子在饥寒交迫、孤立无助的情况下,对她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描写,尤其是写她对美食、温暖和亲情的幻想。作家细致地描写了小女孩关于温暖的火炉、肥美的烤鹅、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这四个幻想片段,而这样的幻想,恰 恰是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贫苦民众的难以实现其美好愿望,无法保障温饱的心理反应。而这样的幻想却有别于童话世界中那些铜头铁臂、青面撩牙、飞沙走石般的幻想式的描写,她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,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现实的最真切反映,人物是随处可见的,故事是随时都可以发生的。
小说试读
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--除夕,正在下雪,天气冷得可怕。 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,她的衣服又旧又破,脚上穿着一双妈妈的大拖鞋。她的口袋里装着许多盒火柴,一路上不住口地叫着:“卖火柴呀,卖火柴呀!”人们都在买节日的食品和礼物,有谁会理她呢? 中午了,她一根火柴也没卖掉,谁也没有给她一个铜板。 她走着走着,在一幢楼房的窗前停下了,室内的情景吸引住了她。哟,屋里的圣诞树多美呀,那两个孩子手里的糖果纸真漂亮。 看着人家幸福的情景,小女孩想到了生病的妈妈和死去的奶奶,伤心地哭了。哭有什么用呢?小女孩擦干眼泪,继续向前走去。 “卖火柴呀,卖火柴呀!叔叔,阿姨,买一些火柴吧!” 可是,人们买完节日礼物,都匆匆地回家去,谁也没有听到她的叫卖声。雪花落在她金黄色的长头发上,看上去是那么美丽,可谁也没有注意到她。 小女孩走着走着,一辆马车飞奔过来,她吓得赶快逃开,大拖鞋跑掉了。